想當年我們村有三個人同時從事收破爛的工作,但最終三個全部沒做好,卻是外地一對夫妻在我們這邊收破爛掙了很多錢。
想要收破爛,必須不能腦袋空白,得先問問自己,能不能放下面子,能不能做到吃苦耐勞,能不能做到精打細算,還有各種回收物品價值的精準判斷,這幾樣一樣都少不了。
我們村當年收破爛的三個人,一個是女人,兩個男人,其中一個男人已經去世,現在活著的那個男人還在收破爛,但他目前只是勉強掙個不多的工錢,家里過的并不富裕,甚至屬于村里條件不好的人家。
而據說外地夫妻在我們這邊收破爛發了財,夫妻倆回老家在城市買了樓房,這差別也太大了,不過他們同樣是收破爛,卻能看到外地夫妻付出的努力,而我們村那三個因為各種原因,最終誰都沒能把收破爛做好。
那個女人她大概是五十歲左右收破爛,卻不太能放下面子,最終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做法干了有大半年,然后放棄這份工作。而那個老頭是缺少對物品的估價,收破爛必須把價格弄到合理,收貴了自己不掙錢,太便宜了人家不愿意賣給你,所以老頭是敗在了對于價格的不熟悉上。
剩下的一個就是維持到現在的男人,如今也四十大多了,他收破爛不是天天收,也不出村,就在家里幫媳婦哄孩子,等到村里誰家想賣破爛,打電話給他,他這才開著三輪車前去收購,不知道幾天才能收一車。
外地夫妻當年收破爛時,人家夫妻會來事,嘴巴也甜,人還勤快,村里的大爺大媽都喜歡把破爛賣給他們,夫妻兩個一天收好幾車破爛,據說我們鄉鎮每個村子他們夫妻全部去收破爛,人家給出的價格總是比別人高一分兩分錢,就是這樣的一分兩分錢也贏得大媽們的心,有破爛總是給夫妻倆留著。
收破爛是一分又臟又累的活,干好了掙錢不少,但如果做不到鋪下身子正兒八經去干,那就沒啥意義了,最終也會跟我們村的那仨人一樣,要么半途而廢,要么勉強維持生計。